zhīchuáng

鸡骨支床

拼音 jī gǔ zhī chuáng怎么读

注音 ㄐㄧ ㄍㄨˇ ㄓ ㄔㄨㄤˊ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瘦骨嶙峋

鸡骨支床的意思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打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用法谓语;形容十分消瘦。

例子积数日,鸡骨支床,较前尤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寄生》)

鸡骨支床的详细解释

【释义】

形容人哀伤过度,形销骨立,疲卧在床席之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聊斋志异・卷十二・寄生:“王孙无词,惟日饮米汁一合。积数日,鸡骨支床,较前尤甚。”

鸡骨支床的翻译

  1. be laid up in bed emaciated

鸡骨支床字义分解

读音(jī), 又部,共7画

㈠ 鸡 [ jī ]

①.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如:公鸡。母鸡。鸡雏。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㈠ 骨 [ gǔ ]

①.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如: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

②.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如:伞骨。扇骨。

③.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如: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④. 指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骨气。

㈡ 骨 [ gū ]

①. 〔~朵儿( 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②. 〔~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zhī), 支部,共4画

㈠ 支 [ zhī ]

①. 撑持,伸出,竖起。如: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②. 受得住。如:乐不可支。

③. 领款或付款。如:支付。

④. 调度,指使。如:支使。支应。支着儿。

⑤.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如:总支。支流。支离。

⑥.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⑦. 量词。如:一支笔。

读音(chuáng), 广部,共7画

㈠ 床 [ chuáng ]

①. 供人睡卧的家具。如:床铺。木床。床榻。

②. 像床的东西。如:车床。机床。河床。

③. 量词,用于被褥等。如:两床被。

④.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金瓶素绠汲寒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