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 biāo bìng qū怎么读
注音: ㄑㄧˊ ㄅㄧㄠ ㄅㄧㄥˋ ㄑㄩ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并驾齐驱
同“并驾齐驱”复制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射,至于攻战游猎之际,潘于戎装,齐镳并驱。
用法: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①.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如:齐整。参差不齐。
②.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如: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③. 同时;同样;一起。如: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④. 全;完全。如:齐全。人到齐了。
⑤.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⑥. 中国朝代名。如:南朝齐。北朝齐。
①. 调剂。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
②. 药剂。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
③. 界限;分际。如:百年,寿之大齐。
④. 成功;成熟。如:事能得齐。后作“济”。
①.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①. 同“斋”。
②. 斋戒。如:齐三日而后行。
③. 庄敬。如:齐庄。齐严。
①. 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如:分道扬镳(喻趋向不同)。
②. 同“镖”。
①. 合在一起。如:并拢。合并。兼并。
②. 一齐,平排着。如:并驾齐驱。并重( zhòng )。并行( xíng )。
③.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如:并且。
④.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如:并不容易。
①. bīng ㄅㄧㄥˉ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①. 赶牲口。如:驱马。驱策。驱驰。
②. 赶走。如:驱动。驱赶。驱寒。
③. 强行、逼迫。如:驱使。驱遣(a.强迫;b.赶走;c.消除,排除情绪)。
④. 快跑。如:并驾齐驱。先驱。前驱。
齐镳并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í biāo bìng qū朗读),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意思是:同“并驾齐驱”。出自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