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zhuó

黏皮著骨

    拼音 nián pí zhuó gǔ怎么读

    注音 ㄋㄧㄢˊ ㄆㄧˊ ㄓㄨㄛˊ ㄍㄨˇ

    黏皮著骨的意思

    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

    黏皮著骨字义分解

    读音(nián), 黍部,共17画

    ㈠ 黏 [ nián ]

    ①.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如: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读音(pí), 皮部,共5画

    ㈠ 皮 [ pí ]

    ①.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如:皮毛。

    ②.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如:裘皮。

    ③.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如:封皮。书皮。

    ④. 表面。如:地皮。

    ⑤. 薄片状的东西。如:豆腐皮。

    ⑥. 韧性大,不松脆。如:花生放皮了。

    ⑦. 不老实,淘气。如:顽皮。

    ⑧. 指橡胶。如:胶皮。皮球。

    ⑨. 姓。

    读音(zhù,zhuó,zhe), 艹部,共11画

    ㈠ 著 [ zhù ]

    ①. 显明,显出。如:著名。著称。显著。昭著。卓著。

    ②. 写文章,写书。如:著述。编著。著书立说。

    ③.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如:名著。巨著。遗著。译著。著作。

    ④. 古同“贮”,居积。

    ㈡ 著 [ zhuó ]

    ①. 附着,穿着。同“着( zhuó )”。

    ㈢ 著 [ zhe ]

    ①. 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同“着( zhe )”。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㈠ 骨 [ gǔ ]

    ①.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如: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

    ②.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如:伞骨。扇骨。

    ③.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如: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④. 指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骨气。

    ㈡ 骨 [ gū ]

    ①. 〔~朵儿( 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②. 〔~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