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tínghànshízhù

蜻蜓撼石柱

拼音 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ㄥ ㄊㄧㄥˊ ㄏㄢˋ ㄕˊ ㄓㄨˋ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蚍蜉撼大树

蜻蜓撼石柱的意思

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

用法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36回:“指望按倒了好绑缚,不想蜻蜓撼石柱一般,动也不动。”

蜻蜓撼石柱字义分解

读音(qīng), 虫部,共14画

㈠ 蜻 [ qīng ]

①. 〔~蜓〕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幼虫称“水虿”,生活在水中(有的地区称“蚂螂”),如“~~点水”(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读音(tíng), 虫部,共12画

㈠ 蜓 [ tíng ]

①. 〔蜻( qīng )~〕见“蜻1”。

②. 〔蝘~〕见“蝘”。

读音(hàn), 扌部,共16画

㈠ 撼 [ hàn ]

①. 搬动。如:撼顿(搬动颠仆)。撼天动地。“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②. 用言语打动人:“微言~之”。

读音(shí,dàn), 石部,共5画

㈠ 石 [ shí ]

①.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②. 指石刻。如:金石。

③.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④.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⑤. 姓。

⑥. 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

⑦. 中文部首。如:石部

⑧. 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

㈡ 石 [ dàn ]

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读音(zhù), 木部,共9画

㈠ 柱 [ zhù ]

①.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如:柱子。柱石。顶梁柱。

②.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如: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㈡ 柱 [ zh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