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ōngqiángwài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 wài yù qí wǔ怎么读

注音 ㄒㄩㄥ ㄉㄧˋ ㄒㄧˋ ㄩˊ ㄑㄧㄤˊ , ㄨㄞˋ ㄩˋ ㄑㄧˊ ㄨˇ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阋墙御侮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思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阋:争吵;墙:门屏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用法宾语、分句;形容兄弟。

例子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翻译

  1. Internal disunity dissolves at the threat of external invasion.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字义分解

读音(xiōng), 儿部,共5画

㈠ 兄 [ xiōng ]

①. 哥哥。如:胞兄。堂兄。表兄。

读音(dì,tì,tuí), 弓部,共7画

㈠ 弟 [ dì ]

①.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如:弟弟。兄弟。

②.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如:表弟。堂弟。

③.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如:老弟。师弟。

④.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如:弟子。徒弟。

⑤. 古同“第”,次序。

⑥. 古同“第”,但。

㈡ 弟 [ tì ]

①. tì ㄊㄧˋ 古同“悌”,孝悌。

㈢ 弟 [ tuí ]

①. tuí ㄊㄨㄟˊ 〔~靡〕颓唐;柔顺。

读音(xì), 门部,共11画

㈠ 阋 [ xì ]

①. 争吵。如:阋墙(引申为内部不和)。

读音(yú), 一部,共3画

㈠ 于 [ yú ]

①.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②.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③. 姓。

读音(qiáng), 土部,共14画

㈠ 墙 [ qiáng ]

①.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如:砖墙。土墙。院墙。城墙。墙垣。墙头。墙头草。铜墙铁壁。

②. 门屏。如:萧墙(喻内部,如“祸起墙墙”)。

③.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㈠ 外 [ wài ]

①. 与“内”、“里”相对。如:外边。外因。里应(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

②.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如: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③. 指“外国”如:外域。外宾。外商。

④.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如:外公。外婆。外甥。

⑤. 称岳父母。如:外父。外姑(岳母)。

⑥. 称丈夫。如: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⑦. 关系疏远的。如:外人。

⑧.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如: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zhuàn )。

⑨. 传统戏剧角色名。如:外旦。外末。外净。

读音(yù), 彳部,共12画

㈠ 御 [ yù ]

①. 驾驶车马。如:御车。御者。

②.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

③.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如: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

④. 抵挡。如:防御。御敌。御寒。

读音(qí,jī), 八部,共8画

㈠ 其 [ qí ]

①.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如: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②.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如: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③. 那里面的。如: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④.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⑤.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⑥. 词尾,在副词后。如:极其快乐。大概其。

㈡ 其 [ jī ]

①. jī ㄐㄧˉ 〔郦食( yì )~〕中国汉代人

读音(wǔ), 亻部,共9画

㈠ 侮 [ wǔ ]

①. 欺负,轻慢。如: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侮蔑(轻视,轻蔑)。欺侮。不可侮。

②. 古代奴婢的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