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ún fēi tiān wài , pò sàn jiǔ xiāo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ㄣˊ ㄈㄟ ㄊㄧㄢ ㄨㄞˋ , ㄆㄛˋ ㄙㄢˋ ㄐㄧㄡˇ ㄒㄧㄠ
感情贬义成语
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复制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用法:定语、状语;形容万分恐惧。
①.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如:魂灵。鬼魂。魂不附体。
②. 指精神或情绪。如:魂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魂不守舍。
①.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如: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②. 在空中运动。如: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③. 形容极快。如: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④. 极,特别地。如:刀子飞快。
⑤.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如:流言飞语。
⑥.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如:飞桥。飞阁。
⑦.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如:飞眼。
①.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如: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②. 在上面。如: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③. 气候。如:天气。天冷。
④. 季节,时节。如:冬天。
⑤.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如:今天。
⑥.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如:天上。天宫。
⑦. 自然界。如: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⑧. 〔~干( 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⑨. 自然的、生成的。如: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①. 与“内”、“里”相对。如:外边。外因。里应(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
②.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如: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③. 指“外国”如:外域。外宾。外商。
④.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如:外公。外婆。外甥。
⑤. 称岳父母。如:外父。外姑(岳母)。
⑥. 称丈夫。如: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⑦. 关系疏远的。如:外人。
⑧.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如: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zhuàn )。
⑨. 传统戏剧角色名。如:外旦。外末。外净。
①.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如: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
②. 精神,精力。如:魄力。气魄。体魄。
③.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④. 古同“粕”,糟粕。
⑤. 古同“珀”,琥珀。
①.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如: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②. 分布,分给。如:散布。散发( fā )。天女散花。
③. 排遣。如:散心。散闷( mèn )。
④. 解雇。如: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①. 没有约束,松开。如: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②. 分开的,分离的。如: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③. 零碎的。如:散碎。散装。散页。
④. 中医称药末。如:散剂。丸散膏丹。
①.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如:九归。
②. 泛指多次或多数。如: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①. 云。如:云霄。霄汉(①云霄和天河,指天空;②古代喻朝廷)。
②. 天空。如:九霄。重( chóng )霄。霄壤(天和地,喻相去很远)。
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ún fēi tiān wài , pò sàn jiǔ xiāo朗读),复句式结构意思是: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一般作定语、状语;形容万分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