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38 个成语
连动式成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动词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等关系。连动式成语就是成语的构成是由两个或两个动词连用的,结构固定,意义稳定,约定俗成的固定词语。
放在那儿不管
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脱下衣服给别人穿
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
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聪明灵巧的样子
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
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
指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
指以真心对待人
引起别人的注意
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
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指拨开云雾;现出太阳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变失败为胜利
花骨朵即将开放
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顺着瓜藤去摸瓜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雨后转晴
放开噪子;大声歌唱
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习俗
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
形容十分刻毒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
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
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原指鸟儿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山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
指事情耽搁久了,就会想出主意来
见“束手就擒”
比喻求助于人
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
犹敲骨吸髓
谓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指归隐山林
见“披毛求疵”
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形容骄傲的神态
振奋精神,进行革新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比喻深于世故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
指死的婉称
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最终肯定,再无更改
把席割断,分开坐
手腕被蝮蛇咬伤,应立即截断,以免危及生命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见“反朴还淳”
毛发竖起貌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
”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比喻见效快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见“冲冠怒发”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强迫良家妇女卖淫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骑着马去上任
拉弓自射
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舍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干邪恶的勾当
边读书边抄录
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
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
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
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
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
同“革故鼎新”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背着弓箭走在前面
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
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
见“飞土逐害”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
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
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