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体
- 拼音
- dìng tǐ
- 注音
- ㄉㄧㄥˋ ㄊㄧˇ
定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定体
引证解释
引 晋•傅玄 《柳赋》:“参刚柔而定体兮,应中和以屈伸。”
唐•刘肃 《大唐新语·知微》:“魏元忠 本名 真宰,仪凤 中以封事召见, 高宗 与语,无所屈挠,慰喻遣之, 忠 不舞蹈而出。 高宗 目送之,谓中书令 薛元超 曰:‘此书生虽未解朝庭礼仪,名以定体,真宰相也。’”引 晋•干宝 《搜神记》卷三:“夫万物之化,无有常形;人之变异,无有定体,或大为小,或小为大,固无优劣。万物之化,一例之道也。”
宋•朱熹 《答柯国才》:“天理自然各有定体,以为深远而抑之使近者非也,以为浅近而凿之使深者亦非也。”引 唐•刘知几 《史通·惑经》:“夫子 之修《春秋》皆遵彼乖僻,习其讹谬,凡所编次,不加刊改者矣。何为其间则一褒一贬,时有驰张,或沿或革,曾无定体!”金•王若虚 《文辨》:“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元•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欧阳 不宜作《五代史》,合作《四代史》, 司马光 《通鑑》当列 东汉•为世纪, 欧阳 不宜作《十国世家》。呜呼!国家正闰,固有定体,不图今日轻易褒贬。在 周 则为正,在 金•则为闰,天下公论,果如是乎?”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古诗窘於格调,近体束於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闔闢,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
国语辞典
定体
网络解释
定体的字义分解
-
定
拼音dìng 部首宀部 总笔画8画定 [ dìng ] 1. 不动的,不变的。如 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 dū )。定稿。定数( shù )(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如 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如 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如 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如 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如 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更多解释]
-
体
拼音tǐ,tī 部首亻部 总笔画7画体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如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如 四体。五体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如 物体。主体。群体。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如 固体。液体。体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如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 事物的格局、规矩。如 体系。体制。7. 亲身经验、领悟。如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 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 体谅。体贴。体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体 [ tī ] 1.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更多解释]
定体的分字组词
定体的相关词语
【定体】的常见问题
-
定体的拼音是什么?定体怎么读?
定体的拼音是:dìng tǐ
点击 图标播放定体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