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zhì

拼音
dài zhì
注音
ㄉㄞˋ ㄓˋ

待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待制dài zhì

  1. 等待诏命。

  2. 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永徽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武德殿西门文明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门。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永泰时,勋臣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崔佑辅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着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辽金元明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及宋制隆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二》。

引证解释

  1. 等待诏命。

    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

  2. 官名。 唐•置。 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武德殿 西门文明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明福门。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 永泰 时,勋臣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凡十三人。 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 宋•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 辽 金•元 明•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及 宋 制隆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二》。

国语辞典

待制dài zhì

  1. 职官名。唐代始设,由六品以上文官担任,为侍从顾问之职。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黑漫漫打出迷魂寨,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网络解释

词语】:待制注音】:dài zhì【释义】:1.等待诏命。 2.官名。唐置。唐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待制的字义分解

  • 拼音dài,dāi 部首彳部 总笔画9画

    待 [ dài ] 1. 等,等候。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待 [ dāi ] 1. 停留,逗留,迟延。 你待一会儿再走。[更多解释]

  • 拼音zhì 部首刂部 总笔画8画

    制 [ zhì ] 1. 规定。 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 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 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 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 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 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更多解释]

待制的分字组词

待制的相关词语

【待制】的常见问题

  1. 待制的拼音是什么?待制怎么读?

    待制的拼音是:dài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待制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