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
- 拼音
- kăi shū
- 注音
- ㄎㄞˇ ㄕㄨ
- 词性
- 名词
楷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楷书
引证解释
汉•字书体之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 东汉,通行至今。 唐 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
引 《法书要录》卷七引 唐•张怀瓘 《书断·八分》:“﹝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素屏有楷书,墨色如新乾。”
明•瞿佑 《归田诗话·虞伯生草诏》:“﹝ 虞伯生 ﹞两目由是丧明,不復能楷书。”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指楷书吏。
引 宋•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録净而已。”
宋•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唐 秘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
国语辞典
楷书
网络解释
楷书的字义分解
-
楷
拼音kǎi,jiē 部首木部 总笔画13画楷 [ kǎi ] 1. 法式,模范。如 楷模。楷范。楷则。楷式。2. 汉字的一种书体。如 楷书。正楷。小楷。楷体。楷 [ jiē ] 1.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更多解释]
-
书
拼音shū 部首乙部 总笔画4画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如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如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如 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如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如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如 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如 说书。听书。[更多解释]
楷书的分字组词
楷书的相关词语
【楷书】的常见问题
-
楷书的拼音是什么?楷书怎么读?
楷书的拼音是:kăi shū
点击 图标播放楷书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