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
- 拼音
- zǐ míng
- 注音
- ㄗˇ ㄇㄧㄥˊ
子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明
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传说中的仙人。水银的别名。
引证解释
子明的字义分解
-
子
拼音zǐ 部首子部 总笔画3画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如 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如 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 子弹( 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 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 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 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 敲了两下子门。14. 姓。子 [ zì ] [更多解释]
-
明
拼音míng 部首日部 总笔画8画明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如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如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如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如 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如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如 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如 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如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如 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如 明代。11. 姓。[更多解释]
子明的分字组词
子明的相关词语
【子明】的常见问题
-
子明的拼音是什么?子明怎么读?
子明的拼音是:zǐ míng
点击 图标播放子明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