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è

拼音
fă tiè
注音
ㄈㄚˇ ㄊㄧㄝˋ

法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帖fă tiè

  1. 名家书法范本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引证解释

  1. 名家书法范本

    宋•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上》:“太宗皇帝 时,尝遣使购募前贤真蹟,集为法帖十卷,鏤板而藏之。”
    明•张居正 《拟日讲仪注疏》:“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
    清•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二王帖》:乃 南宋丹阳 许开 所刻,世不多见,所传皆 吴江刻本也。前有 右军、大令 像,取诸法帖中二 王 书,鉤摹上石,而逐帖释文於后。”

  2. 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水浒传》第六回:“师兄多时不曾法帖来。”
    水浒传》第六回:“次早, 清长老 陞法座,押了法帖,委 智深 管菜园。”

国语辞典

法帖fă tiè

  1. 供人临摹欣赏名人书法拓印本。

    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古人的法帖。」

  2. 僧寺的公文僧人书简

    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法帖来。』」

  3. 供人临摹欣赏名人书法拓印本。

    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古人的法帖。」

  4. 僧寺的公文僧人书简

    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法帖来。』」

网络解释

中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大都文字书写在竹或木制成的薄而细长的片上,称简牍或简书;或者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帖。在造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的、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

法帖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氵部 总笔画8画

    法 [ fǎ ]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 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 法文。法式大菜。8. 姓。[更多解释]

  • 拼音tiè,tiě,tiē 部首巾部 总笔画8画

    帖 [ tiè ]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 碑帖。字帖。画帖。帖 [ tiě ] 1. 便条。 字帖儿。2. 邀请客人的纸片。 帖子。请帖。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 庚帖。换帖。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一帖中药。帖 [ tiē ] 1. 妥适。 妥帖。安帖。2. 顺从,驯服。 服帖。俯首帖耳。3. 姓。[更多解释]

法帖的分字组词

法帖的相关词语

【法帖】的常见问题

  1. 法帖的拼音是什么?法帖怎么读?

    法帖的拼音是:fă tiè
    点击 图标播放法帖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