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
- 拼音
- jīng yì
- 注音
- ㄐㄧㄥ ㄧˋ
经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经义
引证解释
引 《汉书·张禹传》:“宣 之来也, 禹 见之於便坐,讲论经义。”
《后汉书·儒林传下·锺兴》:“光武 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詔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八章二:“元璋 不但知道一些儒家的经义,能写通俗的口语文字,并且还能作诗。”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宋•代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 明•清 沿用而演变成八股文。
引 宋•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学者又习於当时之所谓经义者,剥裂牵缀,气日以卑。”
《宋史·选举志一》:“神宗 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
严复 《原强》:“记诵词章既已误,训詁注疏又甚拘,江河日下,以至於今日之经义八股,则适足以破坏人才,復何民智之开之与有耶?”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不上两年,作经义、作策论居然能到三百字以上。”
国语辞典
经义
网络解释
经义的字义分解
-
经
拼音jīng 部首纟部 总笔画8画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如 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如 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如 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4. 治理,管理。如 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5. 通过。如 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6. 禁受。如 经受。经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如 经常。经费。荒诞不经。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如 经脉。经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如 已经。曾经。10. 缢死,上吊。如 自经。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如 月经。经血。12. 古同“京”,数目。13. 姓。经 [ jìng ] [更多解释]
-
义
拼音yì 部首丶部 总笔画3画义 [ 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 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如 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如 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如 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如 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如 义齿。义肢。7. 姓。义 [ yí ] [更多解释]
经义的分字组词
经义的相关词语
【经义】的常见问题
-
经义的拼音是什么?经义怎么读?
经义的拼音是:jīng yì
点击 图标播放经义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