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máo

拼音
bāo máo
注音
ㄅㄠ ㄇㄠˊ

包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包茅bāo máo

  1.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翻译

  • 英语bundled thatch

引证解释

  1.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书·禹贡》:“包匭菁茅。”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
    杜预 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
    唐•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 常州 府岁贡包茅。”

国语辞典

包茅bāo máo

  1. 成束捆绑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时,用来滤酒去滓,为春秋时楚国的贡物。也作「苞茅」。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
    史记·卷六二·管晏传》:「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网络解释

苞茅是南方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苞茅草盛产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贡品,就有这种茅草,主要用于缩酒祭祀。菁茅或苞茅也被尊为灵茅。至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祀传统中仍可见苞茅祭酒遗风制作祭酒时,先将菁茅、酒曲米饭搅拌一起,使米饭发酵成酒,然后主持用菁茅过滤酒糟把酒浆装进大瓦缸,沾过灵茅的酒成为神酒。最后将祭酒装进小土陶瓶子里,在瓶口系上一束茅草,以备用于祭奠山神城隍巫祝祭祀。而今天湖北端公舞中也有类似风俗影子

包茅的字义分解

  • 拼音bāo 部首勹部 总笔画5画

    包 [ bāo ]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 包装。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 邮包。背( bèi )包。3. 装东西的袋。 书包。皮包。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5. 总揽,负全责。 包销。包揽。6. 保证。 包赔。包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 包饭。包工。8. 围。 包围。包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 包子。糖包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 脓包。11. 姓。[更多解释]

  • 拼音máo 部首艹部 总笔画8画

    茅 [ máo ] 1.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更多解释]

包茅的分字组词

包茅的相关词语

【包茅】的常见问题

  1. 包茅的拼音是什么?包茅怎么读?

    包茅的拼音是:bāo máo
    点击 图标播放包茅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