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ăng zào

拼音
liăng zào
注音
ㄌㄧㄤˇ ㄗㄠˋ
词性
名词

两造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造liăng zào

  1. 原告被告。也作“两曹”

    both parties in a lawsuit; both plaintiff and defendant;

引证解释

  1. 诉讼双方原告被告

    《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
    孔 传:“两,谓囚、证;造,至也。”
    唐•元稹 《戒厉风俗德音》:“语称訕上之非,律有慝名之禁,皆所以防三至之毁,重两造之明。”
    《明史·叶向高传》:“今两造具在,一讯即情得。”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鞫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

  2. 双方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所以以前革命家只有本党居主位,敌党居宾位,两造相持,决个胜负罢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于是乎这位 炯之 先生便以怜悯之心,节制之笔,定两造为丑角,觉文坛可怜了。”

国语辞典

两造liăng zào

  1. 诉讼双方,即原告被告。也作「两曹」。

    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却说武昌府知府当时听了两造的话,心下思量,万想不到果真总督大人还要当当。」

网络解释

两造这个古汉语词汇出自《书经·吕刑》中的“两造具备,师听五辞”。按照周礼·司寇》的记载:“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就是原告被告双方都到“法庭上来,都交纳一束代表正直”的箭,然后“法官”才开始审理如果一方不来、或者不交箭,就说明他理亏不直,自认败诉后来人们就把“两造”专指有关争讼的双方当事人

两造的字义分解

  • 拼音liǎng 部首一部 总笔画7画

    两 [ liǎng ]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 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 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 两下子。两着儿( zhāor )。[更多解释]

  • 拼音zào 部首辶部 总笔画10画

    造 [ zào ] 1. 制作,做。 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2. 瞎编。 胡编乱造。捏造。3. 成就。 造诣。4. 培养。 造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 两造。甲造。乙造。6. 到,去。 造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 一年两造。晚造。8. 时代,年代。 末造。[更多解释]

两造的分字组词

两造的相关词语

【两造】的常见问题

  1. 两造的拼音是什么?两造怎么读?

    两造的拼音是:liăng zào
    点击 图标播放两造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