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dōu

拼音
sān dōu
注音
ㄙㄢ ㄉㄡ

三都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都sān dōu

  1. 三个都城春秋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2. 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

  3. 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4. 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5. 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

  6. 三个都城。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7. 指晋左思所著《三都赋》。

  8. 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引证解释

  1. 三个都城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 之 费、孟孙 之 成、叔孙 之 郈,称三都

    左传·定公十二年》:“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郈、成 也。”

  2. 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卫、魏 三国的都城。

    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卫、魏。”

  3. 三个都城东汉•称 雒阳 为东都长安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 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吴 都 建业、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吴、魏 也。”

  5. 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广都、新都。

    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蜀 以 成都、广都、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蜀 有三都,谓 成都、广都,此其一焉。”

  6. 三个都城。 唐•都 长安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东都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 指 晋•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 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相关。”
    原注:“汀(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网络解释

(1)《左传》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仲由为季氏所宰,将堕三都。”杜预注:“三都,费、郈、成也。”(2)东汉称雒阳(洛阳)为东都长安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3)晋左思作《三都赋》,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为“三都”。(4)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合称“三都” 19世纪中叶日本发达的三个城市。一说为:江户 大阪 京都。(经济最为发达)一说为:京都 大阪 神户。(近畿三都)

三都的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部首一部 总笔画3画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更多解释]

  • 拼音dū,dōu 部首阝部 总笔画10画

    都 [ dū ] 1. 大都市。 都市。都会。通都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 首都。国都。京都。建都。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 都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都 [ dōu ] 1. 全,完全。 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2. 表示语气的加重。 一动都不动。[更多解释]

三都的分字组词

三都的相关词语

【三都】的常见问题

  1. 三都的拼音是什么?三都怎么读?

    三都的拼音是:sān dōu
    点击 图标播放三都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