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ě

拼音
tiě lè
注音
ㄊㄧㄝˇ ㄌㄜˋ

铁勒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铁勒tiě lè

  1. 古族名。汉时称丁零北魏时称敕勒铁勒。隋时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土拉河)以北、西至西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着。

引证解释

  1. 古族名。 汉•时称 丁零北魏•时称 敕勒铁勒。隋 时 铁勒 各部分布于东至 独洛河 (今 土拉河 )以北、西至 西海 (今 里海 )的广大地区,分属 东、西突厥。其 漠北五部以 薛延陀 与 回纥 为最著。

    《旧唐书·回纥传》:“迴紇 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后魏 时,号 铁勒 部落。其众微小,其俗驍强,依託 高车,臣属 突厥,近谓之 特勒。”
    唐•沉佺期 《塞北》诗之二:“紫塞 金河 里, 葱山 铁勒 隈。”
    《元史·天文志一》:“当时四海测景之所凡二十有七,东极 高丽,西至 滇池,南踰 朱崖,北尽 铁勒。”
    程善之 《丁未子实辽东》诗:“黑海伐冰通 铁勒,黄云横地沙陀。”

网络解释

铁勒古代中国北方民族,是突厥人已知的最早祖先。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铁勒众多部落中,回纥和薛延陀都建立统一漠北地区的汗国。而据史书记载,突厥也是丁零的后裔发迹于五胡乱华后的高昌国北面回鹘汗国兴起以后,“铁勒”之见于官方史书逐渐减少后来常用回鹘或者突厥来指代铁勒。后契丹人统一大漠南北,铁勒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铁勒的字义分解

  • 拼音tiě 部首钅部 总笔画10画

    铁 [ tiě ]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 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3. 形容确定不移。 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4. 形容刚正。 铁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 他总是铁着脸。6. 黑色。 铁骊。铁青。7. 兵器的代称。 手无寸铁。8. 姓。[更多解释]

  • 拼音lè,lēi 部首力部 总笔画11画

    勒 [ lè ]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 马勒。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 悬崖勒马。3. 强制。 勒令。勒索。4. 统率。 勒兵。5. 雕刻。 勒石。勒碑。勒铭。勒 [ lēi ] 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 勒紧。2. 方言,强制,逼迫。勒 [ lei ] [更多解释]

铁勒的分字组词

铁勒的相关词语

【铁勒】的常见问题

  1. 铁勒的拼音是什么?铁勒怎么读?

    铁勒的拼音是:tiě lè
    点击 图标播放铁勒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