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ng

拼音
zàng zú
注音
ㄗㄤˋ ㄗㄨˊ
词性
名词

藏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藏族zàng zú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四百五十九万多。分布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自称“博”或“博日”。语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使用藏文。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多信喇嘛教

翻译

  • 英语Tibetan ethnic group
  • 德语Tibeter (S)​
  • 法语Tibétains, groupe ethnique des Tibétains

引证解释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四百五十九万多。分布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云南 等省的部分地区自称“博”或“博日”。语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使用藏文。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多信喇嘛教

国语辞典

藏族zàng zú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居住在西藏、西康、青海等地。人口约四百五十九万。清代以后政治制度政教合一制,在中央监督下,西藏、甘肃政府达赖喇嘛领导传统藏族社会等级森严,社会阶级三等九级之别。家庭组织男性中心实行严格的阶级内婚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青稞豌豆主要作物饲养牛、羊、马、犁牛主食糌粑是以炒熟的青稞和豆粉拌上酥油茶水,再用手捏成的小面团。并喜饮酥油茶奶茶青稞酒肉食则以牛、羊为主。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创制于七世纪,分楷、草二体,通行于全藏族地区。主要信仰佛教

  2.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居住在西藏、西康、青海等地。人口约四百五十九万。清代以后政治制度政教合一制,在中央监督下,西藏、甘肃政府达赖喇嘛领导传统藏族社会等级森严,社会阶级三等九级之别。家庭组织男性中心实行严格的阶级内婚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青稞豌豆主要作物饲养牛、羊、马、犁牛主食糌粑是以炒熟的青稞和豆粉拌上酥油茶水,再用手捏成的小面团。并喜饮酥油茶奶茶青稞酒肉食则以牛、羊为主。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创制于七世纪,分楷、草二体,通行于全藏族地区。主要信仰佛教

网络解释

藏族(藏文:བོད་པ་ )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藏族有自己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方面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藏族的字义分解

  • 拼音cáng,zàng 部首艹部 总笔画17画

    藏 [ cáng ] 1. 隐避起来。 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 收藏。藏品。藏书。储藏。藏 [ zàng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 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 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 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方部 总笔画11画

    族 [ zú ]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 族规。族长。家族。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种族。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民族。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 宗族。氏族。部族。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芳香族。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族灭。7. 聚合,集中。 云气不待族而雨。[更多解释]

藏族的分字组词

藏族的相关词语

【藏族】的常见问题

  1. 藏族的拼音是什么?藏族怎么读?

    藏族的拼音是:zàng zú
    点击 图标播放藏族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