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

拼音
dǐng fú
注音
ㄉㄧㄥˇ ㄈㄨˊ

鼎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鼎伏dǐng fú

  1. 隐没不见

引证解释

  1. 隐没不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周显王 四十二年,九鼎沦没 泗 渊。 秦始皇 时,而鼎见于斯水。

    始皇 自以德合 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

网络解释

鼎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ǐng fú,解释为鼎隐没不见

鼎伏的字义分解

  • 拼音dǐng 部首鼎部 总笔画12画

    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2. 锅。 鼎罐。鼎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鼎峙。鼎足之势。5. 大。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6. 正当,正在。 鼎盛( shèng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亻部 总笔画6画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 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 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 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更多解释]

鼎伏的分字组词

鼎伏的相关词语

【鼎伏】的常见问题

  1. 鼎伏的拼音是什么?鼎伏怎么读?

    鼎伏的拼音是:dǐng fú
    点击 图标播放鼎伏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