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
鼎足之势的字义分解
-
鼎
拼音dǐng 部首鼎部 总笔画12画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2. 锅。如 鼎罐。鼎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如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如 鼎峙。鼎足之势。5. 大。如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6. 正当,正在。如 鼎盛( shèng )。[更多解释]
-
足
拼音zú 部首足部 总笔画7画足 [ zú ] 1. 脚。如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如 鼎足。碗足。3. 充分,够量。如 足月。足见。足智多谋。4. 完全。如 足以。足色。5. 值得,够得上。如 不足为凭。微不足道。6. 增益。如 以昼足夜。[更多解释]
-
之
拼音zhī 部首丶部 总笔画3画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 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如 久而久之。7. 往,到:“吾欲~南海”。[更多解释]
-
势
拼音shì 部首力部 总笔画8画势 [ shì ] 1. 权力,威力。如 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如 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更多解释]
鼎足之势的分字组词
鼎足之势的相关词语
【鼎足之势】的常见问题
-
鼎足之势的拼音是什么?鼎足之势怎么读?
鼎足之势的拼音是:dǐng zú zhī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鼎足之势的发音。 -
鼎足之势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鼎足之势的近义词是:三分鼎足,鼎足而立,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