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ăn

拼音
bì miăn
注音
ㄅㄧˋ ㄇㄧㄢˇ

鷩冕的意思

词语解释

鷩冕bì miăn

  1. 礼服。鷩衣而加冕,为周天子诸侯的命服。北周周礼,复行鷩衣鷩冕。唐代为二品之服。宋代诸臣祭服有鷩冕。宋以后渐废。

引证解释

  1. 礼服。鷩衣而加冕,为 周 天子诸侯的命服。 北周 宗 周 礼,复行鷩衣鷩冕。 唐•代为二品之服。 宋•代诸臣祭服有鷩冕。 宋 以后渐废。

    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享先公饗射,则鷩冕。”
    郑玄 注:“鷩,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
    《新唐书·车服志》:“鷩冕者,二品之服也。”
    《宋史·舆服志四》:“今天子六服,自鷩冕而下,既不亲祠,废而不用。”

网络解释

周制,周王及诸侯之命服有鷩衣,其冕七旒,称“鷩冕”。北周周礼,复行鷩衣鷩冕。

鷩冕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鳥部 总笔画22画

    鷩 [ bì ] 1. 赤雉,即“锦鸡”:“背负~鸟之毛,服饰甚伟。”[更多解释]

  • 拼音miǎn 部首日部 总笔画11画

    冕 [ miǎn ] 1.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 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更多解释]

鷩冕的分字组词

鷩冕的相关词语

【鷩冕】的常见问题

  1. 鷩冕的拼音是什么?鷩冕怎么读?

    鷩冕的拼音是:bì miăn
    点击 图标播放鷩冕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