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拼音
lǐ zhì
注音
ㄌㄧˇ ㄓˋ

李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李贽lǐ zhì

  1.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合理性。文学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李贽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木部 总笔画7画

    李 [ lǐ ]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更多解释]

  • 拼音zhì 部首贝部 总笔画10画

    贽 [ zhì ] 1. 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贽见(拿着礼物求见)。贽敬。[更多解释]

李贽的分字组词

李贽的相关词语

【李贽】的常见问题

  1. 李贽的拼音是什么?李贽怎么读?

    李贽的拼音是:lǐ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李贽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