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
- 拼音
- jié lǐ
- 注音
- ㄐㄧㄝˊ ㄌㄧˇ
节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节理
引证解释
节和纹理。
引 《新唐书·回鹘传下》:“有川曰 康干河,断松投之,三年輒化为石,色苍緻,然节理犹在,世谓康干石者。”
清•张岱 《陶庵梦忆·松花石》:“董文简 家茁错二松橛,节理槎枒,皮断犹附。”引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李周翰 注:“节理,谓以节度理人也。”
国语辞典
节理
引 汉·刘向《说苑·卷四·立节》:「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地质学名词。岩石因体积收缩或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多成群出现,相互平行或 纵横交错,并无明显位移现象。通常依发生于岩石成岩前后,可分为原生节理与次生 节理二种。
网络解释
节理的字义分解
-
节
拼音jié,jiē 部首艹部 总笔画5画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 竹节。节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 关节。两节车厢。3. 段落,事项。如 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如 节气。节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如 节日。6. 礼度。如 礼节。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如 节奏。节拍。节律。8. 操守。如 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如 节省。节制。开源节流。10. 略去,简略。如 节选。节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如 符节。使节。12. 姓。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更多解释]
-
理
拼音lǐ 部首王部 总笔画11画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如 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更多解释]
节理的分字组词
节理的相关词语
【节理】的常见问题
-
节理的拼音是什么?节理怎么读?
节理的拼音是:jié lǐ
点击 图标播放节理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