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 拼音
- chǔ cí
- 注音
- ㄔㄨˇ ㄘˊ
- 词性
- 名词
楚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楚辞
引证解释
亦作“楚词”。本为 楚 地歌谣。 战国 楚 屈原 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 楚 辞。 西汉•刘向 编辑成《楚辞》集, 东汉•王逸 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引 唐•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 云梦,渔歌激 楚 辞。”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 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宋•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有 楚 辞, 屈 宋•以下,傚 楚 辞体者,皆谓之 楚 辞。”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楚 辞者, 楚 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繾綣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 楚 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
国语辞典
楚辞
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楚怀王时的贤臣屈原,被谗而遭流放,作离骚以自伤,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体而作,名篇备出,成为极重要的文学作品。而这一类文体的作品,通称为「楚辞」。楚辞为南方文学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参差,描写个人情怀,富有浪漫神秘气息,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的先河。汉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作品,辑成《楚辞》。王逸为之注释,名为「楚辞章句」。
网络解释
楚辞的字义分解
-
楚
拼音chǔ 部首木部 总笔画13画楚 [ chǔ ]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如 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如 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如 楚剧。5. 痛苦。如 苦楚。痛楚。凄楚。酸楚。6. 清晰,鲜明,整洁。如 清楚。衣冠楚楚。7. 姓。[更多解释]
-
辞
拼音cí 部首辛部 总笔画13画辞 [ cí ] 1. 告别。如 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如 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如 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如 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如 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如 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更多解释]
楚辞的分字组词
楚辞的相关词语
【楚辞】的常见问题
-
楚辞的拼音是什么?楚辞怎么读?
楚辞的拼音是:chǔ cí
点击 图标播放楚辞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