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拼音
dùn wù
注音
ㄉㄨㄣˋ ㄨˋ
词性
动词
反义词
渐悟

顿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顿悟dùn wù

  1. 猛然醒悟

    insight;

  2. 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直觉领会获得突然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satori;

引证解释

  1. 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晋•宋 间已有 道生 立顿悟义,后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旨,禅宗南宗更主其说。与“渐悟”、“渐修”相对参见“顿渐”、“渐悟”。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黎国》:“宋•世名僧有 道生 ……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
    《坛经·般若品》:“我於 忍和尚 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唐•元稹 《梦游春》诗:“结念心所期,返如禪顿悟。”
    明•陈士元 《<象教皮编>序》:“儒家立训平易,而持行难於有终;不若佛之旨趣元微,而顿悟得於顷刻。”

  2. 顿然领悟

    宋•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謫居 涪陵,始见《怀素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宋•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 张长史公孙大娘 舞剑,顿悟笔法。”

国语辞典

顿悟dùn wù

  1. 佛教用语:(1)​ 谓在一时间证得真理。(2)​证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天人师,善知识根器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

    渐悟

网络解释

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谪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于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是属于现代汉语中的白话词汇,在古代该词比较少见,是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词汇。

顿悟的字义分解

  • 拼音dùn 部首页部 总笔画10画

    顿 [ dùn ] 1. 很短时间的停止。 停顿。顿宕。抑扬顿挫。2. 忽然,立刻,一下子。 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3. 叩,跺。 顿首再拜。4. 处理,设置。 安顿。整顿。5. 疲乏。 困顿。劳顿。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 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7. 次。 三顿饭。8. 同“钝”,不锋利。9. 姓。顿 [ dú ]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忄部 总笔画10画

    悟 [ wù ] 1. 理解,明白,觉醒。 醒悟。领悟。参( cān )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更多解释]

顿悟的分字组词

顿悟的相关词语

【顿悟】的常见问题

  1. 顿悟的拼音是什么?顿悟怎么读?

    顿悟的拼音是:dùn wù
    点击 图标播放顿悟的发音

  2. 顿悟的反义词是什么?

    顿悟的反义词是:渐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