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 lóng

拼音
shā lóng
注音
ㄕㄚ ㄌㄨㄥˊ

纱笼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纱笼shā lóng

  1. 纱制灯笼

  2. 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手迹表示崇敬。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赞词

  3. 纱罩旧时婚礼新娘罩面的纱巾

  4. 马来语saron的音译东南亚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5. 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巴黎文人接受贵族妇女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清谈场所

引证解释

  1. 纱制灯笼

    唐•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诗:“温温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高观国 《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元•张子坚 《得胜令》曲:“锦衣白马,纱笼照道行。”
    清•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2. 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手迹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赞词。 宋•刘过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记 东坡 赋就,纱笼素壁西山 句好,帘捲晴珠。”
    清•李渔 《怜香伴·议迁》:“他日重来,駟马难容。四壁佳篇,早着纱笼。”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偶栽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

  3. 纱罩旧时婚礼新娘罩面的纱巾

    清•李渔风筝误·婚闹》:“你们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纱笼阿娇。”
    《天雨花》第三六回:“弟们虽在来观看,纱笼罩面分明?”

  4. 马来语saron的音译东南亚 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许杰 《两个青年》:“那 马来 人是披着纯白纱笼,纱笼的一端,从左边背部围过右边的颈际,再披了下来。”

  5. 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 巴黎 文人接受贵族妇女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清谈场所

    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通信》附J·K来信:“这种人物如果彻底脱胎换骨始终只是纱笼’(salon)里的哈吧狗。”
    瞿秋白 《普洛大众文艺现实问题》:“她想一脚跨进摩登化的贵族厅堂--在所谓‘纱笼’里去和当代名流‘较一日短长’。”

网络解释

纱笼,一种服装类似筒裙,由一块长方形的布系于腰间。纱笼盛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东非地区狭义的纱笼仅指马来人所着的下裳。在缅甸等地,称作“笼基”。

纱笼的字义分解

  • 拼音shā 部首纟部 总笔画7画

    纱 [ shā ] 1.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 棉纱。纺纱。2.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 羽纱。窗纱。纱布。纱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3. 像纱布的。 铁纱。塑料纱。[更多解释]

  • 拼音lóng,lǒng 部首竹部 总笔画11画

    笼 [ lóng ] 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 灯笼。熏笼。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 鸡笼。鸟笼。蝈蝈笼。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 囚笼。牢笼。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 笼屉。蒸笼。5. 泛指包络之物。 笼头。笼 [ lǒng ] 1. 较大的箱子。 箱笼。2. 遮盖,罩住。 笼罩。烟笼雾罩。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更多解释]

纱笼的分字组词

纱笼的相关词语

【纱笼】的常见问题

  1. 纱笼的拼音是什么?纱笼怎么读?

    纱笼的拼音是:shā lóng
    点击 图标播放纱笼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