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裾
- 拼音
- qiān jū
- 注音
- ㄑㄧㄢ ㄐㄩ
牵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牵裾
引证解释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要从 冀州 迁十万户到 河南 去,群臣上谏,不听。 辛毗 再去谏, 曹丕 不答而入内, 辛毗 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引 《北齐书·孙腾传》:“孙腾 牵裾之诚,有足称美。”
唐•杜甫 《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
明•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怪当朝无肯折庭槛,又谁箇敢牵裳?”
清•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三:“已悲事与牵衣别,敢谢人嘲折槛愚。”
网络解释
牵裾的字义分解
牵裾的分字组词
牵裾的相关词语
【牵裾】的常见问题
-
牵裾的拼音是什么?牵裾怎么读?
牵裾的拼音是:qiān jū
点击 图标播放牵裾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