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ăi

拼音
băi lǐ
注音
ㄅㄞˇ ㄌㄧˇ
词性
名词

百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百里băi lǐ

  1. 百里。谓距离甚远。

  2. 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

  3. 亦谓地小。

  4. 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5. 借指县令

  6. 宝剑名。

  7. 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翻译

  • 英语two-character surname Baili
  • 德语Baili (Eig, Fam)​
  • 法语Barry

引证解释

  1. 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 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

    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

  3. 亦谓地小。

    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 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 借指县令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涣(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大贤之路。’”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
    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 宝剑名。

    晋•崔豹 《古今注·舆服》:“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 复姓春秋 秦 有 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国语辞典

百里băi lǐ

  1. 百里比喻距离遥远

    诗经·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2. 古时一县的辖区百里,后转称县宰为「百里」。

    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仇览传》:「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大贤之路?」

  3. 泛指面积广大

    庄子·盗跖》:「黄帝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4. 城市名。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

  5. 洲名。在今湖北省枝江县东。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县左右有数十洲,槃布江中,其百里洲最为大也。」

  6. 复姓。如春秋时秦国有百里傒。

网络解释

百里复姓·百里百里:汉语词语bǎi lǐㄅㄞˇ ㄌㄧˇ(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贻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馀庆。”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迹於青衿;百里弦歌,即驰芳於墨绶。”(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宋 王禹偁 《畲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辟矣。”(6).宝剑名。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7).复姓。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百里的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部首一部 总笔画6画

    百 [ bǎi ]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 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2. 喻很多。 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 xīng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里部 总笔画7画

    里 [ lǐ ] 1. 居住的地方。 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里弄( 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 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 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 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更多解释]

百里的分字组词

百里的相关词语

【百里】的常见问题

  1. 百里的拼音是什么?百里怎么读?

    百里的拼音是:băi lǐ
    点击 图标播放百里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