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 拼音
- nán běi cháo
- 注音
- ㄋㄢˊ ㄅㄟˇ ㄔㄠˊ
- 词性
- 名词
南北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北朝
时代名。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灭亡,经历宋、齐、梁、陈四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为隋所代。589年,隋灭陈,南北朝时期结束。
翻译
- 英语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420-589)
- 德语Zeit der Nord- und Süd-Dynastien (S, Gesch), Nanbei Chao Dynastie (420–581 n.Chr.) (Gesch)
- 法语Dynasties du Nord et du Sud
引证解释
时代名。五世纪初至六世纪末。 东晋 亡后, 宋、齐 ( 南齐 )、 梁、陈 先后在我国南部建立政权,称南朝(公元420-589)。 北魏 (后分裂为 东魏 和 西魏 )、 北齐、北周 先后在我国北部建立政权,称 北朝 (公元439-581)。合称 南北朝。
国语辞典
南北朝
网络解释
南北朝的字义分解
-
南
拼音nán,nā 部首十部 总笔画9画南 [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如 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南 [ nā ] 1. 〔~无( mó )〕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更多解释]
-
北
拼音běi,bèi 部首匕部 总笔画5画北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如 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如 败北。北 [ bèi ] 1. 古同“背”,违背,违反。[更多解释]
-
朝
拼音zhāo,cháo 部首龺部 总笔画12画朝 [ zhāo ] 1. 早晨。如 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如 今朝。明朝。朝 [ cháo ] 1. 向着,对着。如 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如 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如 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如 朝代。唐朝。5.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6. 姓。[更多解释]
南北朝的分字组词
南北朝的相关词语
【南北朝】的常见问题
-
南北朝的拼音是什么?南北朝怎么读?
南北朝的拼音是:nán běi cháo
点击 图标播放南北朝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