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拼音
fū shì
注音
ㄈㄨ ㄕˋ

趺逝的意思

词语解释

趺逝fū shì

  1. 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引证解释

  1. 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清•龚自珍蒙古像教志序》:“﹝喇嘛 章佳 胡图克图﹞乃取自 后汉 至 唐•各译主所译,悉以今藏语更校成,又以其国《首楞严》已亡,借此土本四译而归;又佐 庄亲王 办理同文韵统》,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师。”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晚年病目,能以手捫经卷而辨其字,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师。”

网络解释

趺逝,读音fū shì,汉语词语,称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出自龚自珍蒙古像教志序》。

趺逝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足部 总笔画11画

    趺 [ fū ] 1. 同“跗”。(①脚背。②脚。③山脚。)2. 花萼。3. 碑刻的底座。4. 双足交叠而坐。5. 足迹。6. 用同“俯”。趴下;趴伏。[更多解释]

  • 拼音shì 部首辶部 总笔画10画

    逝 [ shì ] 1. 过去,往:~去。~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子在川上曰:~者如斯夫!”2.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 逝世。长逝。仙逝。3. 同“誓”,表决心之词。[更多解释]

趺逝的分字组词

趺逝的相关词语

【趺逝】的常见问题

  1. 趺逝的拼音是什么?趺逝怎么读?

    趺逝的拼音是:fū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趺逝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