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
- 拼音
- shàng shū shěng
- 注音
- ㄕㄤˋ ㄕㄨ ㄕㄥˇ
尚书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尚书省
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引证解释
官署名。 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 南北朝 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 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 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 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 清 制同。
国语辞典
尚书省
官署名。秦、汉置尚书掌奏章文书,至唐、宋,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为「三省」,下统六部,分掌国政。明初设六部尚书,分为六署,属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撤中书省,分其政于六部,而尚书之权始重。因古时尚书省多位在宫阙的北面,故也称为「北省」。
网络解释
尚书省的字义分解
-
尚
拼音shàng 部首小部 总笔画8画尚 [ shàng ] 1. 还( hái ),仍然。如 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如 尚武。尚贤(①崇尚贤人;②《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如 风尚。时尚。4. 矜夸,自负。如 自尚其功。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6. 庶几,差不多。如 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7. 姓。[更多解释]
-
书
拼音shū 部首乙部 总笔画4画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如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如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如 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如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如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如 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如 说书。听书。[更多解释]
-
省
拼音shěng,xǐng 部首目部 总笔画9画省 [ shěng ] 1. 地方行政区域。如 省份。省会。2. 节约,不费。如 省钱。省事。省吃俭用。3. 简易,减免。如 省略。省称。省写。4. 中国古官署名。如 中书省(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5. 古代称王宫禁地。如 省中。省闼(禁中)。省 [ xǐng ] 1. 检查。如 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2. 知觉,觉悟。如 省悟。发人深省。3. 看望父母、尊亲。如 省亲。省视。[更多解释]
尚书省的分字组词
尚书省的相关词语
【尚书省】的常见问题
-
尚书省的拼音是什么?尚书省怎么读?
尚书省的拼音是:shàng shū shěng
点击 图标播放尚书省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