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 拼音
- sì zhōu xì
- 注音
- ㄙˋ ㄓㄡ ㄒㄧˋ
泗州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泗州戏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
泗州戏
流行于我国安徽淮北一带的剧种。起初全为男演员,二十世纪起,女艺人逐渐出现。伴奏乐器为牛角梆子和土琵琶。唱词的规格严谨、形式固定,可单独唱,亦可联唱。曲调自由,可因人而异。民国三十八年以后,泗州戏音乐变得活泼热烈,男女都用自然声,但女腔多在下句末使用向上七度大跳的假声。曲调具有清新流畅、活泼优美、闪板起唱和连续切分音等特点。参见「拉魂腔」条。
网络解释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1952年正式定名为泗州戏,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它与江苏、山东、河南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据1953年统计,泗州戏的传统剧目有300多出。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建国来涌现出一大批艺术家,以李宝琴、霍桂霞、李宝凤、周凤云、王宝莲五位名伶为代表,1957年5月拂晓报曾这样报道泗州戏五大名伶,“李宝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宝凤的棒、周凤云的像、王宝莲的样”分别概述各位大师的艺术特色。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州戏的字义分解
-
泗
拼音sì 部首氵部 总笔画8画泗 [ sì ] 1. 〔~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2. 鼻涕。如 涕泗(眼泪和鼻涕)。[更多解释]
-
州
拼音zhōu 部首丶部 总笔画6画州 [ zhōu ]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如 州县。杭州。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如 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更多解释]
-
戏
拼音xì,hū 部首戈部 总笔画6画戏 [ xì ] 1. 玩耍。如 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2. 嘲弄,开玩笑。如 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如 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戏 [ hū ] 1. 〔於( wū )~〕同“呜呼”。戏 [ huī ] [更多解释]
泗州戏的分字组词
泗州戏的相关词语
【泗州戏】的常见问题
-
泗州戏的拼音是什么?泗州戏怎么读?
泗州戏的拼音是:sì zhōu xì
点击 图标播放泗州戏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