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n nián

拼音
biān nián tǐ
注音
ㄅㄧㄢ ㄋㄧㄢˊ ㄊㄧˇ
词性
名词

编年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编年体biān nián tǐ

  1. 一种按时间顺序编排史实史书体裁

    in the style of annal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引证解释

  1. 中国 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时间顺序编排史实。 《竹书纪年》、《春秋》为 中国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汉•司马迁编年纪传, 汉•荀悦 又改纪传为编年,自是纪传与编年并行。至 宋•司马光 撰《资治通鉴》,上起 周威王 二十二年,下迄 五代 末,前后1362年,以通史编年,成为编年体史书的巨著。编年体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容易看出时期事件之间的联系,但记事前后分隔首尾难以联贯历史人物生平典章制度等也不易详其源委。

国语辞典

编年体biān nián tǐ

  1. 年代先后序列事实史书体裁。如《春秋》、《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学巨著

网络解释

编年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

编年体的字义分解

  • 拼音biān 部首纟部 总笔画12画

    编 [ biān ]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 编结。编织。编扎。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 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 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4. 创作。 编剧。编导。5. 捏造。 编瞎话。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 正编。续编。简编。[更多解释]

  • 拼音nián 部首干部 总笔画6画

    年 [ nián ]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 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 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 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 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 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 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 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 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更多解释]

  • 拼音tǐ,tī 部首亻部 总笔画7画

    体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 四体。五体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物体。主体。群体。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固体。液体。体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 事物的格局、规矩。 体系。体制。7. 亲身经验、领悟。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 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体谅。体贴。体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体 [ tī ] 1.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更多解释]

编年体的分字组词

编年体的相关词语

【编年体】的常见问题

  1. 编年体的拼音是什么?编年体怎么读?

    编年体的拼音是:biān nián tǐ
    点击 图标播放编年体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