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拼音
- běn căo gāng mù
- 注音
- ㄅㄣˇ ㄘㄠˇ ㄍㄤ ㄇㄨˋ
- 词性
- 名词
本草纲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草纲目
中国药物学名著,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共52卷,约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增补,同时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多种,附药物图1100多幅。于1606年传入日本,并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国文字,受到世界药物学、植物学者重视。
英 Pen-ts’ao Kan-mu;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国语辞典
本草纲目
书名。明李时珍撰,五十二卷。就《本草经》及诸家之说删定,纠谬辨疑,删繁补缺,历时近三十年始成。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图千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法、产地、形态、炮制等,并载附方万余。本书有英、法、日、韩、德等译本。
网络解释
本草纲目的字义分解
-
本
拼音běn 部首木部 总笔画5画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如 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如 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如 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如 本部。本体。5. 原来。如 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如 本国。本身。本位。本分( fèn )。[更多解释]
-
草
拼音cǎo 部首艹部 总笔画9画草 [ cǎo ]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如 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如 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如 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如 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如 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如 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如 草鸡。[更多解释]
-
纲
拼音gāng 部首纟部 总笔画7画纲 [ gāng ]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如 大纲。纲领。纲目。纲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如 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如 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 cháo )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更多解释]
-
目
拼音mù 部首目部 总笔画5画目 [ mù ] 1. 眼睛。如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如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如 目的( dì )(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如 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如 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如 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如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如 网目。9. 指为首的人。如 头目。[更多解释]
本草纲目的分字组词
本草纲目的相关词语
【本草纲目】的常见问题
-
本草纲目的拼音是什么?本草纲目怎么读?
本草纲目的拼音是:běn căo gāng mù
点击 图标播放本草纲目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