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拼音
ní cháng yǔ yī qǔ
注音
ㄋㄧˊ ㄔㄤˊ ㄩˇ ㄧ ㄑㄩˇ

霓裳羽衣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霓裳羽衣曲ní cháng yǔ yī qǔ

  1. 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套曲。传为唐开元中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后经玄宗润色填词,改用此名。乐曲描绘虚无缥缈仙境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和舞姿作了细致描写

引证解释

  1. 唐•代著名法曲。为 开元•中 河西 节度使 杨敬忠 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 唐玄宗 润色并制歌词,后改用今名。传说中亦有为 唐玄宗 登 三乡驿 望 女儿山 及游月宫密记仙女之歌归而所作等说,虽荒诞不可信,但每被诗人搜奇入句。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宋•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宋•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

    唐•刘禹锡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女儿山》诗:“三乡 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明•何景明 《听琴篇》:“忽然翻作 广寒 游,知是《霓裳羽衣曲》。”

国语辞典

霓裳羽衣曲ní cháng yǔ yī qǔ

  1. 乐曲名。唐代的宫廷舞曲。原为西域乐舞,初名〈婆罗门曲〉。玄宗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上,又经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舞蹈,于天宝十三年改用此名。其曲舞皆描写虚无缥缈仙境仙女形象安史之乱后,此曲散佚,后南唐后主得残谱,补缀成曲。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或称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曲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雨部 总笔画16画

    霓 [ ní ] 1. 虹的一种,亦称“副虹”。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更多解释]

  • 拼音cháng,shang 部首衣部 总笔画14画

    裳 [ cháng ] 1. 〔~~〕光明。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裳 [ shang ] 1. 〔衣~〕衣服。裳 [ sh ]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羽部 总笔画6画

    羽 [ yǔ ] 1. 鸟的毛。 羽毛。羽绒。羽书。羽衣。羽扇。羽族(指鸟类)。羽旗。羽檄(羽书)。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 羽翼。羽翰(翅膀)。羽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 羽猎。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衣部 总笔画6画

    衣 [ yī ]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衣服。衣着( zhuó )。衣冠。衣架。衣锦还( huān )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炮衣。糖衣。肠衣。3. 姓。衣 [ yì ] [更多解释]

  • 拼音qū,qǔ 部首丨部 总笔画6画

    曲 [ qū ] 1. 弯转,与“直”相对。 弯曲。曲折( zhé )。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 曲说。曲解( jiě )。委曲求全。3. 弯曲的地方。 河曲。4. 偏僻的地方。 乡曲。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 酒曲。曲霉。6. 姓。曲 [ qǔ ]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 曲艺。曲话。2. 歌的乐调。 曲调( diào )。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 hè )寡。[更多解释]

霓裳羽衣曲的分字组词

霓裳羽衣曲的相关词语

【霓裳羽衣曲】的常见问题

  1. 霓裳羽衣曲的拼音是什么?霓裳羽衣曲怎么读?

    霓裳羽衣曲的拼音是:ní cháng yǔ yī qǔ
    点击 图标播放霓裳羽衣曲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