緰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度侯切;《集韻》:徒侯切,𡘋音投。
《說文》:緰貲,布也。
《急就篇》〔註〕:緰㠿,緆布之尤精者。
音又,《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𡘋音須──彩緰色也。
《類篇》:繻,或从兪。
例又,人名。
《公羊傳・隱二年》:紀履緰來逆女。〔釋文〕履緰,左氏爲裂繻。
音又,《集韻》:容朱切,音兪──㡏,或从糸,裂繒也。
音又,《集韻》:餘招切,音遙──帛也。
注解
〔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糸部。
〔緰〕字拼音是tōu,xū,sh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