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韻會》:合管切,𡘋音浣。
《說文》𦇻,或省作緩,綽也。
《玉篇》:遲緩也。
《廣韻》:舒也。
《釋名》:緩,浣也、斷也。持之不急,則動搖浣斷自放縱也。
《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疏〕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
《孟子》:民事不可緩也。〔疏〕惟民事當急而不可緩也。
《前漢・朱博傳》:齊部舒緩養名。〔註〕師古曰:其性遲緩,多自高大以養名聲。
音又,《集韻》:火遠切,音咺;苦緩切,音款──義𡘋同。
注解
〔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糸部。
〔緩〕字拼音是hu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