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苻少切;《集韻》:被表切,𡘋音殍。
《玉篇》與蔈、莩同。
《前漢・食貨志贊》:《孟子》亦非「狗彘食人之食而不知檢,野有餓𦭼而不知發」。鄭氏曰:𦭼音蔈有梅之蔈,𦭼,零落也。人有餓死零落者,不知發倉廩貸之也。〔師古註〕諸書或作殍,音義同。餘見蔈莩字註。
音又,《集韻》:部鄙切,音仳──草木枯落也。
音又,蒲𠋫切,音䏽──義同。
《正字通》:別作。
注解
〔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艸部。
〔𦭼〕字拼音是piǎo,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