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其遇切;《集韻》、《韻會》:衢遇切;《正韻》:忌遇切,𡘋音懼。
《說文》:共置也。
《廣韻》:備也、辦也、器具也。
《儀禮・饋食禮》:東北面吿濯具。
《前漢・劉澤傳》:田生子請張卿臨,親修具。〔註〕師古曰:具,供具也。
《荀子・王制篇》:具具而王,具具而霸。〔註〕言具其所具也。
例又,與俱通。
《詩・小雅》:則具是違。
《詩詁》:俱也。
例又,姓。
《左傳》有丙具。
音又,《詩・小雅》:爾牲則具。〔註〕居律反,音橘。
音又,《韻補》叶忌救切,求去聲。漢馬融〈廣成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虞人植旍,獵者效具;車弊田罷,從入禁囿。
注解
〔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八部。
〔具〕字拼音是j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