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倉含切,音驂。
《集韻》:謀度也、閒厠也。
例又,《玉篇》:相謁也。
《廣韻》:參,承也、覲也。
例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
例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
《易・繫辭》:參伍以變。
《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
例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
音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𡘋音森。
《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㐱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例又,《韻會》:叢立貌。束皙〈補亡〉詩:參參其穡。
《論語》:立則見其參於前。
例又,姓。
《廣韻》:祝融之後。
例又,人參,藥名。本作薓。
音又,《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𡘋音嵾。
《廣韻》同「嵾」。嵾嵳,不齊貌。
《詩・周南》:參差荇菜。
例又,張衡〈思𤣥賦〉:長金佩之參參。〔註〕長貌。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桑感切,音糝──雜也。
《韻會》與糝同。
《周禮・天官・司裘》〔註〕:大射,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
音又,《正韻》:七紺切,音摻──曲名。
例又,參鼓,亦作摻鼓。
例又,與三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𠬅分去一。
注解
〔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厶部。
〔參〕字拼音是cān,shēn,cēn,s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