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火怪切;《集韻》:火夬切,𡘋音䵳。
《廣韻》:鼻息。
《博雅》:息也。
音又,《廣韻》:下刮切,音頢──義同。
《集韻》或作𠳂。
音又,《集韻》:胡化切,音㕦──與話同。言也。
音又,《正韻》:善指切,音視──與䑛同。
《管子・地數篇》:十口之家,十人咶鹽。
《莊子・人間世》:咶其葉,則口爛而爲傷。
《荀子・疆國篇》:是猶伏而咶天。
《後漢・皇后記》:湯夢及天而咶之。
注解
〔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口部。
〔咶〕字拼音是huài,shì,guō,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