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

复制

xiào ㄒㄧㄠˋ

口部

共15画
康熙字典

口部

15画

U+562F

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78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206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35頁,第16

唐韻》、《正韻》:蘇弔切;《集韻》、《韻會》:先弔切,𡘋音熽。
說文》:吹聲也。
詩・召南》:其嘯也歌。〔箋〕嘯,蹙口而出聲。又,〈小雅〉:嘯歌傷懷。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
拾遺記》:前漢,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丈夫嘯聞百里,婦人嘯聞五十里。
世說新語》:蘇門山中,忽有眞人;阮籍往觀,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後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𪡧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又,《集韻》:息六切,音肅──吹氣若歌。
詩・王風》:有女仳離,條其歗矣。〔釋文〕歗,本亦作嘯。

又,《集韻》、《正韻》𡘋尺栗切──與叱同。
禮・內則》:不嘯不指。詳前叱字註。

注解

〔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口部

〔嘯〕字拼音是xi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