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𡘋音語。
《說文》本作𡇻。圉人,掌馬者。
《周禮・夏官・校人》:乗馬,一師四圉。〔註〕四匹爲乗,養馬爲圉,乗馬分爲四圉,則圉師一人掌之。又,〈圉師〉:掌敎圉人養馬。又,〈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註〕役者,圉師使令焉。
例又,《爾雅・釋詁》:垂也。〔註〕守圉在外垂也。
《詩・大雅》: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左傳・隱十一年》:亦聊以固我圉也。又,〈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例又,月名。
《爾雅・釋天》:月在丁曰圉。
例又,《孟子》:始舍之圉圉焉。〔註〕圉圉,困而未舒之貌。
例又,姓。
《左傳・哀十六年》:楚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入昭夫人之宮。
例又,圉門,周王城門。〈周語〉:王自圉門入。
例又,圉陽,地名。
《左傳・昭二十四年》:楚王以舟師略吳疆,至圉陽而還。
例又,朱圉,山名。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註〕:山在冀縣南梧中聚。
例又,邑名。
《後漢・郡國志》:圉屬豫州陳留郡。又,洛陽有圉鄕。
例又,與圄同。詳前圄字註。
例又,與敔通。樂器。
《詩・周頌》:𪔛磬柷圉。
《書・益稷》作柷敔。
例又,《諡法》:威德剛武曰圉。
音又,《正韻》:魚據切,音御──止也、捍也。
《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註〕與禦同。
《管子・大匡篇》:吾參圉之,安能圉我。又,《前漢・賈誼傳序》:設建屛藩,以守强圉。吳楚合從,賴誼之慮。
注解
〔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囗部。
〔圉〕字拼音是yǔ,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圉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