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𡘋音投。
《說文》:首也。
《禮・玉藻》:頭容直。
《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例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
《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例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例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例又,藥名。
《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音又,《廣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例又,與兜通。
《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博物志》作讙兜國。
注解
〔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頭〕字拼音是tóu,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