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列切,𡘋音咥──兄弟之女也。古之貴者嫁女,必以姪娣從。
《釋名》:姑謂兄弟之女曰姪。姪,迭也,更迭進御也。
《春秋傳》:姪其從姑。
例又,兄弟之子。
《聞見錄》:宋眞宗過洛,幸呂蒙正第,問諸子孰可用。對曰:臣諸子皆豚犬,有姪夷𥳑,宰相才也。
例又,妻兄弟之子,妻稱之亦曰姪。
《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諫武后曰:姑姪與母子孰親。
音又,《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𡘋音秩──義同。
例又,與耊通。〈漢郭究𥓓〉:耆姪士女。
例又,《山海經》:鳧麗山有獸,如狐,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聾姪,是食人。
例或作妷。俗作侄,非。
注解
〔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女部。
〔姪〕字拼音是zh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