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於非切,音蝛──尊嚴也。
《易・大有》:威如之吉。
《書・洪範》:惟辟作威。
《周禮・天官》:𠛬賞以馭其威。〈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例又,《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𡘋曰威。
例又,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
《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吿威姑。
《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吿姑姑,豈成文理。又,南威,美人名。
例又,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
例又,伊威,蟲名。
《爾雅・釋蟲》作蛜蝛。
《詩・豳風》:伊威在室。
例又,與畏通。
《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註〕威畏義同。
注解
〔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女部。
〔威〕字拼音是wē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