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皓切,音襖。
《說文》:女老稱。
《前漢・高帝紀》:高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例又,母之別稱。
《史記・趙世家》:左師觸龍說太后曰: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
《前漢・外戚傳》:地節三年,求得外祖母王媼。
例又,地神曰媼。張晏曰:坤爲母,故稱媼。
《前漢・郊祀歌》:媼神蕃釐。又,〈安世歌〉:后土富媼。
音又,《集韻》:委隕切,音醞──女字。
音又,紆問切,音醞。又,於云切,音熅。又,於昆切,音溫──義𡘋同。
音又,烏沒切,溫入聲──媼妠,小兒肥也。
注解
〔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女部。
〔媼〕字拼音是ǎ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