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府容切;《集韻》、《韻會》:方容切,𡘋音崶。
《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山王寸],隸作封,从圭所執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吿后土。〔註〕封,土地之事也。
例又,《禮・王制》:五十里爲封。又,《前漢・𠛬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例又,封疆之官曰封人。
《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又,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例又,大也。
《詩・商頌》:封建厥福。
《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例又,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
《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
《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吿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例又,聚土曰封。
《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例又,培也。〈吳語〉:封殖越國。〔註〕壅本曰封。
例又,富厚也。
《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例又,凡專利自私曰封。
《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例又,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又,《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例又,國名。
《禮・明堂位》:封父龜。〔註〕封父,國也。
例又,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例又,姓。黃帝時有封鉅。又,賁氏改封氏。又,穿封,複姓。
例又,土精。
《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音又,封豕,大豕名。又,去聲。
《廣韻》:芳用切,音葑。
《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音又,叶府良切,音方。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
注解
〔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寸部。
〔封〕字拼音是f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