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莫江切,音茫。
《說文》:犬多毛者。从犬,彡。〔徐曰〕彡,毛長也。
《詩・召南》:無使尨也吠。
《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例又,雜也。
《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又:衣之尨服,遠其躬也。〔註〕尨,雜色。
例又,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音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左傳・僖四年》:狐裘尨茸。〔註〕尨茸,亂貌。又,《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
例《說文》尨在犬部,从犬、从彡。毛氏曰:尨,狗也。已从犬,又加犭作狵,非。
注解
〔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尢部。
〔尨〕字拼音是lóng,máng,méng,pá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