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

复制

yán ㄧㄢˊ

山部

共23画
康熙字典

山部

23画

U+5DD6

巖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67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32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263頁,第5

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𡘋音嵒。
說文》:岸也。从山,嚴聲。
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
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公羊傳・僖三十二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處。

又,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又,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又,地名。
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𡘋音嚴──巖巖,高貌。
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又,《正字通》本作[⿸屵𣪏],亦作[⿳山吅𠪔],通作嵒、碞。
〇〔按〕巖與嵒同。
說文》:嵒,五咸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𡘋非

注解

〔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山部

〔巖〕字拼音是y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